4月份,對氨基苯甲醚受市場產量下降、內需增長、出口上升三大利好影響連續上揚,價格由3月底的17000元(噸價,下同)上漲至4月下旬的20500元,環比上漲20%以上,比年初上漲37%,且價格首次打破多年來始終低于鄰氨基苯甲醚的格局,沉寂了一年有余的行情破新高出現大幅飆升。同時,產業鏈上從原料至終端染料等產品骨牌效應也得以延續。由于本次行情的快速暴漲,已打破正常的市場規律,企業利潤空間大增。對此,專家提醒應關注大漲過后的市場風險,及時規避。
――可供貨源不足 據不完全統計,自金融危機以來,對氨基苯甲醚受出口受阻、內需下滑、成本增長等綜合因素影響,產量連續下降,截至年初,產量已降至歷史新低,國內生產企業綜合開工率不足40%,市場最低保有量已降至極限。春節過后,這一市場供需失衡現象開始顯現,行情一路飆升,價格上漲超過5000元,企業扣除成本因素也由年初的保本經營快速提升,利潤最高可達20%以上,是今年化工產品中少有的利潤大幅增長的品種之一。
――下游需求回暖 近期受醫藥、染料行業逐漸回暖影響,對氨基苯甲醚市場需求量連續增長。如染料主產區浙江省一季度生產各類染料同比增長19%,累計實現利潤同比增長111%,增長勢頭不減,加大了對上游原料的采購力度。同時,受上游裝置開工率不高的影響,國內對氨基苯甲醚生產企業始終無法大幅提高開工率,這也是市場價格不斷提升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――出口量價齊升 3月份以來,對氨基苯甲醚出口量開始回升,并且出口價格也比國內偏高500元左右,噸價達到21000元以上。生產企業逐漸由內銷轉向了外銷,形成國內市場貨緊價揚的局面。據統計,作為國內染料出口大省的浙江省一季度染料中間體(包括對氨基苯甲醚)出口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76%,其他如江蘇、安徽、河北、新疆、湖南等省區的出口量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。出口形勢的回暖同步拉動了國內市場的一輪漲價熱潮。
對氨基苯甲醚是醫藥、染顏料等的重要中間體,同時也是煤化工產業鏈中的一個重要分支。其上游從煤焦化開始至粗苯、焦化苯、硝基氯苯,延伸至下游醫藥、染料、顏料等終端消費,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產業鏈。隨著對氨基苯甲醚此輪行情的啟動,上游原料和下游染料也隨后跟漲,如主要原料對硝基氯苯4月份價格漲至8200元左右,環比上漲21%以上,首次突破金融危機以來最高位,其他原料如硫化堿上漲17%、片狀燒堿上漲15%等,下游染料也漲幅超過15%以上。骨牌效應向上下游兩端延伸,形成了一條中間帶動兩頭連續走好的產業鏈。
由于對氨基苯甲醚的連續上漲,除正常的市場運行規律外,炒作因素也同時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。因此,后市震蕩波動的風險也逐步加大。因此,企業要重點關注國內企業近期開工率的變化,以及上下游產品價格的走向,加快商品周轉速度,規避國內市場震蕩風險;并及時了解國際染料市場的動態,謹防階段性采購造成的虛假繁榮現象,避免因國際市場突然走冷導致國內市場急劇降溫。
Copyright ? 2020-2023 安徽八一 版權所有 瓊ICP備xxxxxxxx號